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徐霞客传作品原文
- 2、徐霞客游过黄山后写的诗
- 3、徐霞客是怎么死的
徐霞客传作品原文
1、我以老布衣,独自行走,穷尽黄河、上昆仑、西域,题名于异国,与三人并称四人,死不足憾。”我认识徐霞客,因漳人刘履丁。刘履丁告诉我:“徐霞客西归后,气息微弱,听说黄石斋下狱,派遣长子往返探视,三个月后返回,详细描述黄石斋的囚禁状况,他坐在床上浩叹,绝食而终。”他的为人如此。
2、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:原文:徐霞客者,名弘祖,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,奇情郁然,玄对山水,力耕奉母,践更繇役,蹙蹙如笼鸟之触隅,每思飏去年三十,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,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,有数至,无仅一至者。
3、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》的全文解释 原文:忽见层崖之上,有洞东向,余竟仰攀而上。其上甚削,半里之后,土削不能受足,以指攀草根而登。
4、徐霞客回云南,脚病,修《鸡足山志》三月成。丽江府木太守备粮轿,得返。病重,告探者:“西汉张骞开路,未见昆仑。唐玄奘、元耶律楚材奉命西游。我一平民,杖鞋西行,至黄河沙漠,登昆仑,游西域,留名远方,与三人并,死无憾。”我识徐霞客,漳州刘履丁言:“徐从西归,呼吸难。
5、以溪涧为饮沐,以山魅、木客、王孙、貜父为伴侣,儚儚粥粥,口不能道;时与之论山经,辨水脉,搜讨形胜,则划然心开。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,行游约数百里,就破壁枯树,燃松拾穗,走笔为记,如甲乙之簿,如丹青之画,虽才笔之士,无以加也。
6、碑刻上的文字写道:“霞客先生游览诸记,此世间真文字、大文字、奇文字,不当令泯灭不传”;“徐霞客千古奇人,《游记》乃千古奇书”。这两段文字出自东南文坛盟主、曾任礼部右侍郎的钱谦益。当年,钱谦益写给两位友人的书函中包含了这些评价,正是这两段文字,充分展示了钱谦益与徐霞客之间的深厚情谊。
徐霞客游过黄山后写的诗
“薄海内外,无如徽之黄山。登黄山,天下无山,观止矣!”译文:四海内外,没有什么山可以再比得上徽州之黄山的风景了。登了黄山以后,就可以不用再登其它的山了,该看的美景在黄山上都能看到了。出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《徐霞客游记》。后人将此话演绎成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,成为数百年来赞美黄山的名句。
徐霞客游黄山后写下的著名诗句是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。这句诗充分表达了徐霞客对黄山的赞美之情,认为在游览过五岳等名山之后,黄山的美景仍然让他震撼,以至于他觉得看过黄山之后,其他山都不再值得一看。这句诗也成为了描写黄山美景的经典之作,广为流传。
徐霞客游黄山后写下的诗句中最著名的是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。这句诗充分表达了徐霞客对黄山的高度评价和赞美。在游览过五岳等名山之后,徐霞客依然觉得黄山的美景独树一帜,无可比拟,以至于游览过黄山之后,其他山景便难以再入其眼。
徐霞客是怎么死的
1、徐霞客是病逝的。明崇祯十三年(1640年)正月,徐霞客已“两足俱废”、心力交瘁,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到江阴。江阴的官员来探望时问道:何苦来哉。徐霞客回答道:“张骞凿空,未睹昆仑;唐玄奘、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,乃得西游。吾以老布衣,孤筇双屦,穷河沙,上昆仑,历西域,题名绝国,与三人而为四,死不恨矣。
2、徐霞客游记,高几案,嘱从兄仲昭校核保存,应为古往今来游记上乘。徐霞客五十六岁死,庚辰六月,辛巳正月葬江阴马湾。此刘履丁所言。
3、游历诸多地方后,1640年重新返回家乡。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。徐霞客(1587年1月5日-1641年3月8日),名弘祖,字振之,号霞客,南直隶江阴县 (今江苏省江阴市)人,明代地理学家、旅行家和文学家,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《徐霞客游记》,被称为“千古奇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