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懂地理 正文内容

刘伯温(刘伯温故里)

sfwfd_ve1 懂地理 2025-09-06 11:15:08 22

本文目录一览:

刘伯温生平

生平功绩与后期处境:刘伯温博通经史、足智多谋,为朱元璋建立大明作出卓越贡献。但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对他封赏较低,原因一是刘伯温曾是元朝官员,朱元璋对其忠心存疑;二是刘伯温料事如神,让朱元璋有所忌惮;三是刘伯温曾力阻朱元璋救小明王韩林儿。

刘伯温,即刘基,生于1311年7月1日,逝于1375年5月16日,汉族,字伯温,青田县南田乡人。他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的开国元勋。生平事迹:明洪武三年,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,因此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,他被追赠为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也称他为刘文成、文成公。

刘伯温生平简介如下:基本信息 刘伯温,名基,字伯温,谥号文成,是浙江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文成县)人。他是元末明初的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及诗人。仕途经历 早年仕途:刘伯温在元至顺年间考中进士,他博通经史,尤其精通象纬之学(即天文、历法等方面的知识),当时的人将他比作诸葛亮。

生平经历:刘伯温在晚年因被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夺禄,后入京谢罪并留京,最终因忧愤成疾而逝。

刘伯温是谁

1、朱元璋里的刘伯温即刘基,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的开国元勋。个人背景 刘基,字伯温,生于1311年,浙江青田(今浙江文成)人。他自幼聪颖好学,博览群书,尤其精通天文地理、兵法数学等领域。辅佐朱元璋 在元至正十九年(1359年),刘基受朱元璋礼聘而至,成为其重要谋士。

2、朱元璋里的刘伯温即刘基,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的开国元勋。以下是关于刘伯温的详细介绍:基本信息:刘伯温,字伯温,生于1311年7月1日,卒于1375年5月16日,浙江青田人。仕途经历:元至顺年间,刘伯温举进士。至正十九年,他受到朱元璋的礼聘,成为其重要谋士。

3、在元末年间,有一个名叫刘伯温的人。他不仅极为聪慧机智、料事如神,而且处事思虑周全、深谋远虑,在他的帮助之下,朱元璋得以使元朝覆灭,夺下金陵。因此,刘伯温着实可以担得上“明朝开国功臣”这一称号。民间更有人称刘伯温是孔明还阳、诸葛亮的转世。

4、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字伯温,浙江青田(今浙江文成)人。元末明初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元至顺年间,刘基举进士。至正十九年(1359年),受朱元璋礼聘而至。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,倍受宠信。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、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。

5、刘伯温即刘基,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及诗人。基本信息 生卒年月:生于公元1311年7月1日,卒于1375年4月16日。字与谥号:字伯温,谥号“文成”。籍贯:汉族,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文成县)人,故时人称其为刘青田。

历史上的刘伯温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?

1、后来胡惟庸被诬陷谋逆,供出是受朱元璋之命毒死刘伯温,这使“刘伯温之死”成历史疑案。也有观点认为他是正常病逝。

2、刘伯温刘伯温的真实历史事件结局是被胡惟庸毒死。刘伯温在明朝初期扮演刘伯温了重要角色,尤其在洪武元年,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,负责监察百官。在这个职位上,刘伯温展现出刘伯温了极高的道德标准和刚正不阿的性格。例如,在处理李善长的心腹李彬贪污案时,刘伯温坚决拒绝为李彬求情,并最终导致了李彬的处死。

3、堪当帝王之师的刘伯温,就这样落了个悲凉的结局,是为叹。

4、历史刘伯温的真实结局是患病离世。以下是关于刘伯温结局的详细解释刘伯温:晚年遭遇:刘伯温在洪武三年(1370年)被封为诚意伯,此后他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,不再参与朝政。然而,由于他过去在朝中的得罪过一些人,特别是左丞相胡惟庸,因此被胡惟庸以旧憾为由剥夺了俸禄。

5、刘伯温死后,葬于青田武阳夏山。据说,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,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,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,要他在日后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时候再上奏。5年后,胡惟庸果然垮台。又10年后,刘伯温果然被平反。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,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。

6、历史刘伯温的真实结局是患病离世。以下是关于刘伯温结局的详细解释:晚年遭遇:刘伯温在洪武四年被赐归乡,他在乡间隐居,不再过问政事,只以饮酒下棋为乐,从不谈论自己的功劳。然而,由于与左丞相胡惟庸有旧怨,他的俸禄被剥夺。后来,他被召入京谢罪,留在京城不敢回家,因此忧愤成疾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