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倒计时
-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- 这周已经过去天
- 本月已经过去天
-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本文目录一览:
液氨泄露为什么不能用水直接喷泄露口?
面对液氨泄露的场景,直接用水喷射泄露口并非明智之举。首先,液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,若直接用水喷射,可能会导致液氨在水的冲击下飞溅,增加泄漏范围,甚至引发二次事故。扑救毒害或腐蚀品的火灾时,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。
大量泄漏时,用带压力的水和稀盐酸溶液,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,在空中形成严密的水网,中和、稀释、溶解泄漏的氨气。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。对附近的雨水口、地下管网入口进行封堵,防止可燃物进入,造成二次事故。
液氨目前一般用于制冷系统,其风险主要为液氨泄漏引起的中毒、火灾爆炸、液氨处置废水以及次生的消防废水对环境的影响。那么液氨泄露后现场人员该如何处理?现场员工应急处理 事故发生保持冷静,立即使用手头的毛巾、口罩或衣服打湿后捂住口鼻,逆风逃生,尽量处于上风口处,避免二次伤害。
氨在常温常压下为贝有特殊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气体,比空气轻。氨在常温下稳定,但是在高温下可分解成氢和氮。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450-500度时分解,如果有铁、镍等催化剂存在,可在300度时分解。易液化为无色液体。
纯净的氨气不易燃烧,因为氨的燃点为651℃。但氨 气与空气混合时,情况就不同了,其爆炸极限约为16~25%(最易引燃浓度为17%),当氨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上述浓度范围,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。
氨气作为有害气体,对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,因此对其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回收是必要的。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,还有利于环境保护。液氨回收主要通过吸收法实现,废气首先通过管道送至洗涤塔(吸收塔),氨气在塔内被水吸收成氨水,空气则被净化后排出。